[转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中的福州教育人系列报道②| 陈莹:带上家人去援宁
作者:   发表时间: [2020-09-10]

      

         近日, “福州教育”公众号发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中的福州教育人系列报道②| 陈莹:带上家人去援宁》报道我校美术组陈莹老师宁夏支教先进事迹,现全文转载如下: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中的

福州教育人系列报道②


陈莹:带上家人去援宁

六盘山高,闽江水长

有这样一群师者

他们跋山涉水、舟车劳顿

他们躬身为桥,消弭距离

陈莹,作为福建赴宁夏支教队的一员

2017-2018年

奔赴远隔2000多公里的固原五中支教

用一年时间,做一生最难忘的事



1


全家总动员 共谱闽宁情


陈莹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中美术学科高级教师的丈夫李仲福是福建宁挂职干部了解到当地需要“传帮带”的优秀教师,李仲福将此事告诉了妻子。“我也过去吧,让西部山区的贫困孩子接受更好的艺术教育。”陈莹果断作出决定主动请缨加入援宁支教队伍。


可是,孩子怎么办?“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这经历对他的成长既是一次锻炼也是宝贵的财富意义非凡。有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陈莹说。


经过全家商议,2017年9月,陈莹作为福建省赴宁夏支教的30名教师之一来到了固原,一同前来的,还有当时年仅11岁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在陈莹一家三口的字典里,“故乡”二字,已经有了跨山越海的宽阔定义。



陈莹第一次走进大西北,“早晚很冷,第一天来皮肤干得掉皮,饭菜……”她笑着回忆起刚到固原时的狼狈囧相从水土不服到入乡随俗,陈莹是在固原人的热情和固原五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度过的。


很快她就适应了那里的生活9月热烈的阳光、春天蓬勃的野花、孩子们淳朴的笑容。这些都让我生出亲切、感动与热爱。  



2


因地制宜备课 撒播美术素养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让陈莹感到惊喜,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固原五中十分重视美术高考,学生水平差异大,艺术底蕴、美术知识储备量的不足……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这里缺的不是代课老师,还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在一年的支教中,陈莹注重通过艺术鉴赏培育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潜心教学,根据闽宁两地学生的不同学情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她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挖掘学生的潜质,精准教学,并常常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设计,大胆创新,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除了重视教材教法,掌握学生的学情,还贴近地方特色,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备课中,陈莹以其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教材“特殊”处理“因地制宜”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于是,在陈莹的课堂上,孩子尽情享受着艺术的美感以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敏锐眼光和艺术直觉,给这些山里的孩子诠释着每个人身边的艺术源泉也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多新鲜有趣的艺术体验。“欣赏一幅作品,不光看它的美丑,更要透过作品看到深层次的东西,要去理解世界的多元……”陈莹笑着引导同学们感受美术作品。


“亲其师,信其道”,在朝夕相处中,甜美优雅的陈莹老师和宁夏的孩子们很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都喜欢跟这位远道而来的老师交流,也喜欢没事就凑到跟前听2000多公里之外的福建故事。


“以后的每一天,老师都希望大家能用艺术美化生活,要把一门技艺学精学深,认真读好书才能改变命运!”老师的教导春风化雨,她成了学生们心中的最美女神。

 

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陈莹还在银川、福州中小学美术现场教学观摩暨联合教研活动中,为大家展示高一美术鉴赏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她以轻松幽默、文采飞扬的教学风格,在经典音乐的情景设计中,全场的师生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艺术大餐!


“原来美术可以这样上!”固原市原州区各中小学教师们给了陈莹老师一致的赞誉。



3


设立“船政班” 搭闽宁桥梁


船政文化是福州市马尾的特色名片,在陈莹和丈夫李仲福推动下,2017年,两地教育部门共同协作,在固原五中高中部设立“船政班”。开班以来,每届资助学生50名,每名学生每年5000元帮助固原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顺利完成三年高中学业,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陈莹的热情参与辅导下,固原五中2018届高考美术专业上线人数大幅度提高。支教期间,她被宁夏教育厅评为“优秀支教教师”,被固原市原州区委、区政府评为“脱贫先进个人”。陈莹以其爱心支教、诚心帮教、真心助教,赢得了宁夏固原师生的高度赞誉




所获荣誉


一年时间看上去很长,但其实也很短。陈莹回忆起支教工作即将结束的那段时间,孩子的质朴和真诚让她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有的孩子知道陈老师要走了,远远地跟在她身后,被发现了又悄悄走开。还有的孩子一上美术课就格外懂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陈老师。分别,既伤感又不忍。学校会迎来新一批支教老师,更多知识的火种会扎根在这里,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会继续在这里上演。


人归闽,心挂宁。闽宁协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能够举家亲历很有意义。陈莹表示,赴宁支教是教育生涯中最宝贵的经历。回榕两年有余,这段经历化成幸福的回忆和前行的动力。


打印】 【收藏本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