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有益砍柴功
作者: 教研组  发表时间: [2021-05-26]

5月25日,马尾区进修校“阅读进校园”推广活动走进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拉开“大阅读”活动中学场的序幕。师大二附中陈向平副校长,区进修校吴东芳老师,语文组全体教师以及其他学科部分教师参加了当天下午的阅读交流会。


01.jpg


02.jpg


交流会由语文组副组长沈颖达老师主持。


03.jpg


会上,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沈首梅老师首先发言,沈老师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经历,对《小说课》的经典篇目作了回顾和分享,她特别对《项链》原著和毕飞宇创作的模仿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作关联比较和思考,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福州市骨干教师、语文组的余蕴芳老师则以毕飞宇的《小说课》中颇有感触的三篇文章为例,谈文本细读与课堂教学的关联。她分别截取《“走”与“走”》、《什么是“故乡”》和《李商隐的太阳、李商隐的雨》三篇文章中的片段,从“学会鉴赏细节”和“以历史眼光读经典”的角度分享《小说课》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启发。


04.jpg


05.jpg


接下来,二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蔡理秦老师畅谈《小说课》给深耕高中语文教学的他带来的“源头活水”。蔡老师谈到,小说欣赏应有三个层次:欣赏作品的故事情节、欣赏作品的思想观念和欣赏作品的语言。而走进作品核心的路径,一是要品味细节,二是得关注铺垫,如此,方能从经典中读出新意。


06.jpg


“无比惊喜”“沉醉其中”,这是语文组资深教师李立明老师对《小说课》这本书的评价。针对读与教的关系,李老师颇有感慨。平时就酷爱阅读与写作的李老师,遗憾于文本细读在课堂上落实的难度。李老师的发言,引发在座老师的广泛共鸣与思考。


07.jpg


语文组青年教师高梦露老师、李丹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对小说特点及阅读策略的看法之后,省学科带头人许萍老师就《小说课》一书的阅读交流进行总结,许老师将作为阅读终端的“我”(普通读者),和作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纽带的“我”(教师读者)进行区分,并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谈教师介入的方式,新课标宏观视角下的教学解读使在座老师受益匪浅。


08.jpg


读哲学使人深刻,读历史使人明智。区骨干教师,政治学科的王静老师为在座同仁推荐了近期自己阅读的《深度教学》。王老师认为,《深度教学》是一本启发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的好书。本书的核心内容——构建鼓励提问的课堂文化、把学生的问题应用到教学中去,对树立“学”为根本的课堂理念大有裨益。


09.jpg


许倬云的《万古江河》是历史组王俊超老师眼中的备课“宝书”。从内容来看,《万古江河》保持对本国历史的温情和敬意;于专业而言,它是文史哲研究的必备书目。正如王老师所说,“每一个人都不是孤岛,每一本好书都值得发现”。在座的老师,读过《万古江河》都有“江河说今古,文史鉴乾坤”的感悟。


10.jpg


区进修校“大阅读”活动负责人吴东芳老师做总结发言,她表示,如果说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那么教师应是不断汲取活水的根深大树。阅读于人,是兴趣,是修养;于教师而言,更是义务,是责任。读一本好书,酣畅淋漓;上一堂好课,同样酣畅淋漓。寄情于读,寓教于乐,阅读与教学形成良性循环。“磨刀”不但不误砍柴功,而且是有益于砍柴功。阅读在路上,与君共勉之。二附中陈向平副校长对此次活动大加赞赏,他认为教师专业要发展,多读书、读好书是必须,读书之后的分享与交流会让大家的智慧火花碰撞,希望这样的读书分享交流会能多举办、越办越好!




供稿:语文组 高梦露


打印】 【收藏本站】 【关闭